國際產業動態
觀點評論\遠距健康照護需要新的使命價值
2017-06-23

【蘋果日報  2017-06-23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健康照護中心副執行長陳慈純】

2007年起衛福部推動遠距健康照護,輔導種子醫院設置遠距照護客服中心、資訊系統商、通訊商、醫療設備商,第一年就委託一億元的鉅額補助,期待結合新科技創新健康產業。業界大量投入平台開發、遠距血壓計、血糖機,遠端監測個案生理訊息,希望能廣泛應用在長照機構、社區、居家三種場域。但十多年過去了,以公部門挹注的補助案幾乎都是結案等於結束服務,經營遠距服務的醫院,大多還是量測血糖、血壓、打電話做衛教,僅有少數遠距照護中心正式商轉,但大多沒有賺錢,成功的商業模式不易出現。
但基於科技發展有助於改善醫療品質提升效率,跨領域結合健康產業的商機無限,業界對於遠距照護擴大應用的熱情從未停歇,從許多科技大廠,甚至傳統產業紛紛跨足健康照護領域,投資各種穿戴裝置與系統開發可見端倪。
6月20日見報的「隔空看診的遠距醫療」,引發各界廣大的討論並不意外,本文期待國家可以藉由新的政策來引導資源配置,寄望遠距醫療法令鬆綁後的實務操作,以避免重複一路走來的錯誤。
遠距醫療應用資訊科技產品蒐集病人健康訊息,或是以通訊技術輔助溝通介面,但資通訊技術和儀器都是工具,輸送病人所需的服務才是目的。解決數位落差並非只是改善通訊品質就能滿足,而是原本欠缺的醫療資源是否可以藉由這個輸送管道,來改善人民健康。
舉例而言,許多研發團隊前仆後繼的研發微小又方便攜帶的無線傳輸心電圖機,假設有民眾的心電圖訊號不斷的從梨山傳到台中市的醫學中心急診室,會發生海嘯般的訊息,這些訊號如何去蕪存菁並適時判斷異常發出警訊,關鍵在於什麼時機啟動遠端的醫療專業人員即時判讀並做出適當醫療決策。
投資高科技醫療須提供有效率的管理與品質、或是更節省成本的服務才具備實質效用。有最進步的高科技產品,仍然得搭配反映訊息的醫療專業,設計各種機制,標準化處理大量訊息以精準判讀,執行服務流程,這個整體服務才算完備。若是僅止於把資源投注在裝備上,而非改變服務流程和服務輸送模式,昂貴的高科技裝置,難以供給普羅大眾隨手可取,醫療服務依然缺乏創新服務模式的誘因。
許多國際研究顯示先進的醫療科技反而擴大健康不平等的疑慮,這也是公部門應該謹慎處理的議題。我們樂見產業革命的演進過程,主管機關與時俱進適度開放法令限制,但依據目前釋出的草案來看,例如影像影音的傳輸率之類的條文內容,並不容易理解,可能引導基層醫師把硬體建置視為進入門檻,或是間接排除原本就存在數位落差的弱勢民眾,相對沒有機會使用科技醫療服務,修改法令的美意因此不容易得到回饋。除了盡全力繼續把科技導入遠距健康照護之外,台灣需要全新的政策思維,在人口嚴重老化的環境轉變中,重新定位遠距醫療在整體健康照護體系中的使命。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