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專利懸崖迫近,嬌生、默沙東等為產品布局
2024-01-30

來源: 生策會編譯

必治妥施貴寶(BMS)、默沙東(MSD)和嬌生(J&J)等大型製藥公司不久就要面對專利懸崖,也就是旗下的暢銷明星藥專利即將到期,將造成數百億美元的損失。

一旦這些暢銷藥的專利到期,就會面臨學名藥或仿製藥的競爭,後者的價格往往更低,也因此會使原廠藥的銷售紅利不再。對病患而言,競爭藥物提供更實惠的選擇。

華爾街分析師表示,有些大藥廠似乎已經為此做好充足準備,透過產品布局、併購或合作,來降低專利到期對銷售下滑的衝擊。

專利懸崖是製藥公司遲早需要面對的問題。他們必須用新藥來補足暢銷的‘老藥’,並期待新藥不僅能維持、還能增加銷售。

專利喪失會對公司產生不同的影響,取決於產品的銷售額或用於哪些適應症。一些面臨專利到期的暢銷藥還將接受拜登政府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藥價談判,有可能會進一步威脅到公司的收入。

根據安永(EY)估計,從現在起至 2028 年,前20大藥廠將有 1800 億美元銷售額面臨專利到期的風險。

William Blair & Company的分析師Matt Phipps向媒體表示:「現階段各家公司的情況確實不同,我認為在25、30年內,有些產品將成為大藥廠的銷售成長主力......但總的來說,有很多公司都有營收漏洞需要填補。」

部分將失去專利保護的暢銷藥

默沙東

癌症免疫用藥Keytruda

  • 2028 專利到期
  • 2022 銷售額209.4億美元
  • 佔公司總銷售額約36%
  • Guggenheim Partners預估2030營收149億美元

必治妥施貴寶

抗凝血劑Eliquis

  • 2026 至2028專利到期
  • 2022 銷售額117.9億美元
  • 佔公司總銷售額約25%
  • Leerink Partners預估2030營收4.78億美元

必治妥施貴寶

癌症免疫用藥Opdivo

  • 2028專利到期
  • 2022 銷售額 82.5億美元
  • 佔公司總銷售額近18%
  • Leerink Partners 預估2032營收31.8億美元

嬌生

免疫性疾病用藥Stelara

  • 2024歐洲專利到期、2025 美國 (Stelara已於去年專利到期,嬌生與競爭藥廠達成仿製藥延後上市的協議)
  • 2022 銷售額108.6億美元
  • 佔公司總銷售額約12%
  • FactSet 預估2028營收26.3億美元

藥物類別是關鍵

專利懸崖可能因產品屬於小分子藥物(即由低分子量的化學物質製成)還是生物製劑(即從動物或人類等活體來源)而有所不同。

許多即將面臨專利到期的暢銷藥都屬於生物製劑,包括默沙東的 Keytruda、嬌生的 Stelara 和必治妥的 Opdivo。雖然專利到期會讓營收下滑,但所謂的生物相似藥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威脅到這些暢銷藥的主導地位。

MSD和BMS將分別在本週四和週五發佈財報,屆時投資人將得知這兩家公司對未來幾年的最新規畫。

分析師Matt Phipps表示,生物相似藥向來「難以從原廠藥取得市占」。這與學名藥不同,後者屬於小分子藥(如BMS的 Eliquis)的更低價格仿製藥。

不同之處在於,許多生物相似藥並不像學名藥一樣可以完全複製。

這也代表生物相似藥不能完全取代原廠生物製劑。藥劑師調劑處方藥時不能直接用生物相似藥代替原廠藥。並非所有病患對生物相似藥的反應都和原廠相同,這也讓一些醫師在選用生物相似藥時更加小心。

生物相似藥的研發成本比一般學名藥高很多,生產方式也更複雜,因此生物相似藥的藥廠不太願意在訂價上低於原廠生物製劑太多。

艾伯維(AbbVie)的明星藥Humira即是一例,Humira用來治療一系列發炎性疾病。根據三星生物製藥子公司 Bioepis 本月發佈的報告顯示,去年市面上已出現的幾款Humira生物相似藥,目前僅分食Humira市占率的 2%。

還有部分原因是藥廠向PBM(處方藥計畫第三方管理者)提供了 Humira 的回扣。此舉雖對營收有影響,但也有助於該藥維持競爭力。

Piper Sandler 資深分析師Christopher Raymond表示:「真正受到影響的不是市場銷量,而是價格」。他補充說,Humira 是一款高利潤的藥物,因此艾伯維可以制定較低的價格,「仍然可以保持非常非常可觀的利潤率」。

但艾伯維也預估, Humira 在去年的營收下降35%,在 2022 年的銷售超過 210 億美元。

分析師預測, 2024 年也將出現和2023同樣的降幅,營收則下滑至95 億美元左右。

藥廠應對營收下滑的策略

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Chris Schott在 12 月一份報告中指出,透過產品布局,他認為 2020 中開始出現的專利懸崖「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控的」,並預測至 2030 年,生技製藥業的銷售額「大致上是穩定的」。

他以默沙東為例, 「在解決 Keytruda 專利到期後的問題取得實質上的進展」,「2028 年之後前景可期」。

在今年初舉辦的摩根大通醫療保健年會(JPMorgan Health Care Conference)上,MSD執行長Robert Davis表示,公司預計到 2030 年中,腫瘤用藥的銷售額將超過 200 億美元,是去年同期預測的兩倍。

MSD與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在 去年10 月簽署的授權合約中包含了三種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藥物,包括MSD和 Moderna 的客製化癌症疫苗。該疫苗與 Keytruda 結合治療最致命的皮膚癌,已經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中期數據。

MSD還將心臟代謝用藥的營收預期,從之前的 100 億美元調高至 2030 年中達150 億美元。

MSD執行長Robert Davis指出,公司將Keytruda的專利到期視為「山坡」而不是「懸崖」,並專注於 「使跌幅盡可能縮小、營收成長愈快愈好」。

同時間,摩根分析師表示BMS的股價在2023年遭遇挑戰,因為新藥成長 「比預期要慢」。

但摩根預期,在專利到期後,這些新產品布局、加上近來的收購和不斷成長的中後期產品陣容,將 「終究會為公司帶來營收」。例如,BMS才在 12 月以 140 億美元收購Karuna Therapeutics,該公司主要開發治療精神和神經疾病的藥物。

摩根分析師相信 J&J 在 Stelara 專利到期後「有能力實現成長」。至 2030 年,J&J的製藥部門可以實現個位數銷售成長。

CFRA 分析師Sel Hardy則表示,J&J 的醫療器材銷售占比也逐漸擴大,有望能為公司削弱Stelara 專利到期的影響。2023 嬌生總營收達 850 億美元,醫療器材約貢獻 300 億美元。

安永在美洲健康科學與保健業務主管Arda Ural表示,除了內部發展外,藥廠會尋找機會收購更多藥品,特別是那些處於開發後期、即將進入市場的藥品。

Ural表示,生技製藥業在今年初還有約 1.4 兆美元資金可供運用。

延長藥物專利保護

為了避免營收損失,藥廠也採取行動讓競爭更晚開始,或延長藥物的專利保護期。

MSD正在測試Keytruda其他給藥方式,不透過靜脈而是皮下注射。若新劑型獲准,即有可能會獲得一項單一的專利,並將 Keytruda 的獨佔期延長數年。

BMS也在測試一種Opdivo的新劑型,Opdivo目前透過靜脈注射給藥。在一項後期試驗中, Opdivo皮下注射顯示出良好的效果,也有可能延長其市場獨佔期。

J&J 對 Stelara 的策略則有些不同。

2022 年,J&J就安進(Amgen)銷售 Stelara 生物相似藥的計畫發起訴訟,稱其侵犯了該藥的兩項專利。2023年 5 月,J&J 私下與安進達成和解,將Stelara 的生物相似藥上市時間往後延至2025。

一個月後,J&J 與同樣計畫推出 Stelara 生物相似藥的 Alvotech 和 Teva達成了類似的和解協議。

Baird生技專家Mike Perrone向媒體透露:「製藥公司竭盡所能的確保在競爭藥物上市前,盡可能地擠壓這些藥物的利潤空間」。但他也指出,「雖然可以延長一段時間來維持營收,但能增加的時間仍是有限」。

美聯邦醫療保險藥價談判也是影響因素

根據《降低通膨法案》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藥價談判,對於藥廠來說具有威脅性,但這項法案對於專利到期後營收的影響卻不太一樣。

Medicare今年將開始第一回合10 款處方藥的價格談判。這些處方藥包括了 Stelara 和 Eliquis,還有一些面臨專利到期的治療用藥。

聯邦政府將在今年秋季公佈這些藥物的協議價格,該價格將於 2026 年生效。

但要知道Medicare能透過談判降低多少價格還言之過早。

但部分專家表示,2026 年生效的價格,對那些已經預期會因專利在同一時間到期的藥物影響可能較小。例如,Stelara 將在 2025 年失去在美國的獨家銷售權。

對於 2026 年後將面臨仿製藥競爭的藥品來說,情況略有不同。專家表示,即使在專利到期之前,藥品談判價格後售價降低也會導致營收損失。

但他還是表示,對於原廠藥而言,對營收最大的威脅並不是來自藥價談判,而是無論專利何時到期,屆時要面臨的市場競爭。

新聞來源: Big pharma is at a crossroads, as J&J, Merck and others prepare to lose heaps of revenue from blockbuster drugs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